盛松成:消費與投資非互相排斥 提振消費關鍵在這兩點

經濟脈搏

發布時間: 2023/02/20 14:51

分享:

分享:

中國人民銀行調查統計司前司長盛松成發表文章指,投資和消費在促進經濟發展並不是相互排斥的關係,其實是互相促進。他認為,城鎮化後期消費或成為經濟增長主要驅動力,提振消費的關鍵在於經濟修復和預期改善。

盛松成指,隨着地方政府債務負擔加重、投資回報率邊際下降,對於以投資還是消費作為穩增長的主要抓手,人們觀點不一,經濟學界容易把消費和投資獨立乃至對立起來。他認為,消費能帶動生產、就業以及投資。

他又預計,中國正從中等收入國家邁向高收入國家行列,從城鎮化率加速上升期進入城鎮化中後期,城鎮化早期的經濟增長更多體現為投資拉動,而在經歷了城鎮化加速提高的階段,城鎮化後期的經濟增長則更多地表現為消費驅動。

中國消費出現結構轉型趨勢

盛松成指,中國消費已出現結構轉型和升級換代的趨勢,例如新能源車的研發和普及,就體現綠色消費理念。據汽車流通協會統計,2022年新能源乘用車零售約567萬輛,較上年增長90%。又例如中國2017年提出“房住不炒”,有利資源更多流向先進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。而服務消費的比重亦日益增加,教育、旅游、醫療、娛樂文化、智慧養老等需求攀升。

他又指,消費對投資的牽引作用正初步顯現,是推動經濟走向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力量。而內地逐漸進入城鎮化中後期,開始進入通過消費釋放城鎮化紅利的階段。去年中國城鎮化率已達到65.22%。基於國際經驗,當城鎮化率大於60%時,消費率往往開始走高。考慮到目前城鎮化率仍遠低於發達國家,認為蘊藏的消費潛力巨大。

盛松成表示,疫情以來,居民傾向增加儲蓄,消費增速恢復較慢,成為拖累經濟的一個重要原因。而消費提升有賴於市場機制充分發揮作用,較為缺乏有效的干預手段。反觀增加投資相對可控、見效更快,亦有助改善預期,進而促進消費,形成良性循環。他指出,人們增加消費的一個重要前提是對未來收入預期的穩定性。只有就業穩定帶來收入穩定,消費才能真正增加。

內地居民超額儲蓄創新高 瑞銀:料今年消費強勁反彈

官媒:可擇機減息 引導居民從超額儲蓄轉向消費

責任編輯:袁瑋婧

開啟hket App,閱讀全文
訂閱《香港經濟日報》電郵通訊
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,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
訂閱《香港經濟日報》電郵通訊
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,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